第一章:洪荒之后
在這一部分里,我們要學習如何在一張圖片中融合主體部分和水部分。
開始這篇教程之前,你只需要準備一張圖片就可以了,至于水下的一切,都是由Photoshop完成的,包括水的本身。為了便于理解,我將這篇教程分為了三個部分:圖像主體、置換與合成。
一、圖像主體
打開一幅圖像,我們先來對圖象做一些簡單的處理。記?。和ǔG闆r下,你都需要存儲圖像的副本。以免在加工不滿意時能夠恢復。(圖00)
圖00
1、用矩形工具在你的圖像中選擇一塊區(qū)域作為水平面之上的部分。我們在這里只要用一個簡單的直線作為水平面就可以了。如果你想要使它呈現出特別的輪廓,在后面可以加以修改。但在此之前,水平面依然是直的。(圖01)
圖01
2、將選區(qū)內的圖像復制到新的一層內,選擇變換>垂直翻轉。(圖02)
圖02
3、選擇移動工具,按住Shift,將新圖層向下垂直移動,直到與上一層內相同的圖像內容形成垂直鏡像。(圖03)
圖03
4、按住Ctrl,點擊新圖層,載入其非透明像素,在選擇菜單中選擇羽化命令,羽化半徑為40像素。
5、選擇濾鏡>模糊>徑向模糊,在出現的對話框預覽窗口中,用鼠標點擊窗口上邊緣的中心處,將模糊中心放置在此;數量設為10,模糊方法為縮放,品質選擇最好。(圖04)
圖04
6、選擇模糊菜單中的動感模糊,角度為0,距離為15像素。(圖05)
圖05
二、建立置換圖文件
現在我們開始準備創(chuàng)建水波效果。這個效果我們將用置換濾鏡來完成。置換濾鏡被用來以置換圖沿著明暗區(qū)域扭曲另一幅圖像。我們需要先來準備一副置換圖。
1、在圖像大小中查看你的圖像的尺寸,然后依據這個標準新建一個文檔。更簡單的方法是Ctrl+A全選圖像,Ctrl+C剪切,這樣圖像的信息就留在了程序的剪切板中,再用新建命令,新建的文檔就和剛才的圖像一樣大小了。
2、在新文檔中,將前景/背景色還原為默認的前黑后白,用云彩濾鏡渲染圖像。如果不滿意,可反復執(zhí)行。(圖06)
圖06
3、用光照濾鏡簡單的渲染圖像,設定按照默認即可,當然,光照中心要根據你的圖像來判斷。這一步是為了調整亮度和對比度的,不做也可。(圖07)
圖07
4、選擇扭曲>海洋波紋濾鏡,波紋大小為8,幅度為16。你可根據你的圖像來自行調整。(圖08)
圖08
5、再次執(zhí)行動感模糊命令,依然采用剛才的設定,波紋被橫向拉伸。(圖09)
圖09
6、現在我們來制造波紋的透視效果。由于背景層是被固定的,所以我們首先雙擊背景,將背景層變?yōu)槠胀▓D層0,然后從變化命令中選擇“縮放”,將圖層垂直壓縮到大概比鏡像圖層的高度大一點(圖10)。再執(zhí)行“透視”命令,拖動下角的控制手柄,直到透視效果達到滿意為止。執(zhí)行圖像>裁切命令,切除多余的空白畫布。(圖11)
圖10
圖11
7、再次調整亮度、對比度,將亮度降低20,對比度提高10。接下來,需要你對照剛才的圖像細細觀察,結合水下的倒影形狀和光照情況,用加深和減淡工具調整波紋的明暗。在這幅圖像中,我們需要將圖像的上部加亮,下半部分加深,再消除右側一些多余的暗部(圖12)。將圖像儲存為.PSD格式,作為下一步所要使用的置換圖,先不要關閉圖像。
圖12
三、合成
現在,我們的圖像主體部分和置換圖都已經完成了,要進行的工作就是把它們不留痕跡的拼合起來。
1、在你的置換圖文件中,選擇全部,復制到剪貼板中,回到主體圖像中,選擇鏡像圖層,載入其非透明區(qū)域,將剪貼板上的圖像粘貼入選區(qū)。Photoshop會為它建立一個新層。(圖13)
圖13
2、將這一層的混合模式改為“正片疊底”(圖14)。在歷史面板上留一個快照。
圖14
3、選擇鏡像圖層,載入其選區(qū),在選區(qū)內執(zhí)行濾鏡>扭曲>置換,在置換對話框中設置水平比例為50%,垂直比例為20%,置換圖伸展以適合,未定義區(qū)域重復邊緣像素;在接下來的對話框中,選擇你剛做好的置換圖的保存路徑,點擊打開,置換圖的明暗就會加在倒影層之上。(圖15)
圖15
4、如果對置換效果的某些部分不太滿意,我們就可以用剛才保存的快照來還原。在這里,靠近水平面的部分由于置換的關系丟失了一些波紋的細節(jié),我們可以用歷史筆刷來恢復這些細節(jié),要記得將歷史筆刷的源設在剛才保存的快照上。(圖16)
圖16
5、如果覺的效果還是不夠明顯,可以將波紋層復制,用低透明度的橡皮將太深的顏色擦除,保留波紋細節(jié)。(圖17)
圖17
6、最后,拼合所有圖層,用模糊工具在水平面上涂抹,消除生硬邊緣,使圖像更加融合。(效果圖1)
效果圖1
第二章:引水入渠
在這一部分,我們將向你展示如何為你的花園或是旱地開鑿一條小渠。如果你愿意,你也可以把它變成洪水!現在我們只來討論一些有建設性的!我們也把主要步驟分成兩部分:溪水、引流。
一、溪流
這一步和上一篇中的水的效果大同小異,我們只略加介紹。這里面比較麻煩的是如何為渠道創(chuàng)建水波,不過,看看下面你就會知道,其實這也不是什么難題。
1、首先打開你要修飾的圖片(圖19),查看它的圖像大小,然后新建一個文檔,寬度和原圖片相同,高度為原圖片的3倍,比如,現在我們的圖片是400×300像素,那么我們就要新建一個400×900像素的文檔。
圖19
2、用黑色和白色作云彩渲染。(圖20)
圖20
3、執(zhí)行海洋波紋濾鏡,波紋大小為9,波幅從15到20 之間,要視你的圖像而定。(圖21)
圖21
4、用圖像大小命令,將新文檔縮至和要處理的圖像一樣大小,注意取消“約束比例”選項。(圖22)
圖22
5、將背景變?yōu)閳D層之后,用透視變形處理圖像,將之儲存。(圖23)
圖23
二、引流
這里主要是應用了漸變填充和圖層混合模式。
1、回到主圖像,用自由套索工具選出水渠的外形。要避免平板,盡量使選區(qū)的形狀自然,并要考慮到水的走勢。(圖24)
圖24
2、將選區(qū)羽化2個像素,選擇通道面板,將選區(qū)存為新通道。
3、回到圖層面板,新建一圖層,選擇漸變工具,在漸變類型中選擇從前景色到背景色漸變,然后將前景色設為黑色,背景色設為深灰色,用線性漸變從左到右填充選區(qū)。(圖25)
圖25
4、將圖層混合模式改為“正片疊底”,不透明度降為50%。(圖26)
圖26
5、將選區(qū)羽化10像素,再新建一層,將背景色設為白色,用線性漸變從下到上填充選區(qū)。(圖27)
圖27
6、將圖層混合模式改為“柔光”,不透明度為24%。(圖28)
圖28
7、轉到水波文件中,選擇全部,復制,回到主圖像中,載入通道1的選區(qū),將水波圖像粘貼入選區(qū)中。(圖29)
圖29
8、將圖層3的混合模式改為疊加,不透明度降為80%(圖30)。
圖30
9、將圖層3復制,混合模式改為“柔光”,不透明度為48%。
其實,到這里就可以結束了,如果不想使水道邊上的波光太明顯的話,選擇一種中度的灰色,在圖層3中用噴槍工具在水渠的邊緣處涂抹。最后的效果如圖(效果圖2)。
效果圖2